脾胃虛弱怎麼辦?

【醫道尋源.陳大夫《信報》專欄】

脾胃虛弱有什麼症狀?

許多人出現肥胖、消瘦、消化不良、納差、胃腹脹滿、腹痛、腹瀉、嘔吐、噯氣、疲倦乏力等不適,皆與脾胃虛弱有密切關係。保持脾胃健康並不困難,只需掌握正確的飲食方式,從生活飲食開始做起:

如何改善脾胃虛?

  1. 少吃多滋味:《黃帝內經》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反觀不少人總是「眼闊肚窄」,同時又為了不要浪費食物而強行進食,導致所食之物遠超脾胃的負荷,人體需消耗大量氣血以完成腐熟和運化,食物再「補」也只會淪為身體的負擔,適得其反。每餐飯吃七分飽就已十分足夠,脾胃虛弱者可考慮少量多餐,挑選食物時亦應重質不重量。
  2. 多吃易消化食物:許多人脾胃虛弱並非因營養的匱乏,反而是因為氣血壅塞不通,脾胃氣滯所致。身體的氣血貴在流通,傳統中醫著重以通為補,多吃容易消化、有助氣血流通的食物自然有助脾胃升降,故各種蔬菜和水果適宜多吃。反之,一些難以消化、黏膩、精製加工、堵塞氣血的食品宜少吃,例如動物性食物、脂肪或蛋白質含量高、油膩、煎炸、麵粉製品,奶製品、糯米等,避免造成氣血堵塞或虛不受補的情況。順帶一提,脾胃虛弱者在進食容易消化食物時仍應充分咀嚼食物。
  3. 專心進食:現代人生活繁忙,頭腦難有片刻的寧靜,即使是吃飯時亦常忙於工作、回覆訊息、看電視、聊天等,導致脾胃氣血分散,腐熟與運化的功能自然減弱,而且「思則氣結」,身體氣機不通,也自然無法將水穀精微輸佈至全身以濡養臟腑。讓自己在進食的當下專注品嘗美食,既能食得滋味,也能讓脾胃功能自然恢復。
  4. 頭腦放空,減少思慮:《黃帝內經》有一句名言為「思傷脾」,意即思慮過多會損傷脾臟之氣。減少思慮並非指人不能用腦,而是頭腦該用則用,該休息時休息。如果你發現自己閉上眼睛時還是思緒不斷,下班後還不能放下日間的工作,晚上睡覺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或每次下決策總是左思右想,日常生活中滿是擔憂等,那麼你十分可能因思慮過多而影響脾胃功能。學習適當地讓自己減少思慮,每天抽時間讓頭腦放空片刻,專注於當下而不拘於過去或未來,也讓自己能更信任自己所做的每個決定,自然能行雲流水,脾胃升降得健康。

原文刊於2023年1月30日《信報》

    陳皓天醫師
    陳皓天醫師

    陳皓天(Rico Chan),香港註冊中醫師,專研傳統中醫經典理論,活用醫聖仲景醫學,主張身心形神合一醫治,堅持找到疾病的根本成因,對症下藥。擅長治療各種常見病及疑難頑疾,順應身體智慧及重啟人體自愈力以獲最佳療效,適時配合針灸、推拿手法,相得益彰以加快療效。現為「皓天中醫診所」創辦人、「大醫學研習會」會長、「大醫道——大眾的醫學院」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