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

中醫看新冠後遺症

【醫道尋源.陳大夫《信報》專欄】

不少人在新冠肺炎康復後,雖然檢測已呈陰性,但仍持續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可歸類為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或稱「長新冠」)。

較常見的不適包括疲倦、記憶力差、掉髮、入睡困難、焦慮、咳嗽、眼乾、痰多、氣短氣促、腹瀉等,這些不適症狀十分常見,到底中醫是如何理解上述身體不適的原因?

正虛邪未盡

當外來的邪氣(如風、寒、署、濕、燥、火)侵襲人體,人體自身正氣將會奮起抗邪,繼而出現發熱、惡寒、頭痛、肌肉酸痛等一系列較明顯的感冒症狀。然而部分患者雖然症狀較緩,卻仍感到不適,則或與正氣虛弱,無力抗邪,餘邪未盡有關。

以發熱為例,正邪相爭激烈的患者多見發熱,但未見發熱者並不必然代表邪氣已除,例如只因血氣虛弱,無法與邪氣相爭而未見發熱,但依然可見疲倦乏力、惡寒怕冷等虛弱證候,或僅在夜間休息期間因正氣稍復而見陣作發熱汗出。

誤治損傷正氣

不少患者因外感過程中錯誤壓遏人體正氣,如過分使用苦寒藥物,導致陽氣冰伏,即使表證得除,亦可能只是由於邪氣內陷、正氣無力抗邪所導致,當屬誤治,此類患者臨床上多見持續咳嗽不止、腹瀉、咽喉乾痛難解、大便不調諸證,需花較長時間進行調養。

邪去正虛

即使在體表的邪氣已去,但人體氣血因奮起抗邪而變得有所耗損,具體症狀則因患者體質的不同、是否經過誤治等原因而有所不同。臟腑虛弱者容易見疲倦乏力;肝腎虛弱者因氣血不能上榮頭目,較多見記憶力減弱、思維不清晰、注意力不集中、頭暈、脫髮等;肺氣不足者多見氣短氣促;陰津不足或津液不運者多見喉嚨乾、口乾、眼乾、鼻乾等;肺胃受寒、水濕內停者多見咳嗽、痰多;脾胃虛弱,水濕內停者多見納差、腸鳴、腹瀉等。

是次疫病以寒濕者多見,邪氣需有出路方能離開身體,如咳嗽、嘔吐、腹瀉、汗出等正是身體祛除寒濕邪氣的途徑。此時除了驅邪外,更宜扶助正氣,正氣充足則自然能將邪氣排出體外。

多休息避免勞復

若在康復過程中過早勞作、煩勞太過,可能會耗傷氣血而導致傳統中醫所謂的「勞復」,即因體質虛弱而再次感受外邪,容易令病情復發。充足休息可謂從新冠後遺症中康復的關鍵要素,大家應確保睡眠充足,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讓頭腦多放空,避免因過分用腦而增加精神上的勞累。

此外,生病過後多見脾胃虛弱,此時飲食宜清淡,少吃煎炸、油膩、寒涼、麵包、蛋糕、麵條、肉類等難以消化及過分溫補或寒涼的食物,正如《黃帝內經》指出「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這樣能避免病情復發及留有後遺症。《內經》亦認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時亦應避免過飽,患者朋友亦無需過早急於補充營養,尤其在脾胃尚虛之時,應避免加重胃腸負擔。

載於2022年4月25日《信報》

陳皓天醫師
陳皓天醫師

陳皓天(Rico Chan),香港註冊中醫師,專研傳統中醫經典理論,活用醫聖仲景醫學,主張身心形神合一醫治,堅持找到疾病的根本成因,對症下藥。擅長治療各種常見病及疑難頑疾,順應身體智慧及重啟人體自愈力以獲最佳療效,適時配合針灸、推拿手法,相得益彰以加快療效。現為「皓天中醫診所」創辦人、「大醫學研習會」會長、「大醫道——大眾的醫學院」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