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尋源.陳大夫《信報》專欄】
《黃帝內經》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原則,夏季為一年四季中陽氣最旺之時,宜順應陽氣之升發以養護陽氣,把寒邪祛除體外,能預防及治療多種頑固的寒性疾病。
夏季萬物華實,繁花盛開,《黃帝內經》提出「無厭於日」要養生要點,此時宜多接觸大自然和到戶外曬太陽,可多前往行山、露營、野餐、散步、跑步、游泳等,讓人體氣機往外宣發,更享受大地的豐饒、萬物俱榮的感覺。《內經》形容為「若所愛在外」,使精神向外,意氣舒展,能借助天時之氣將體內寒濕邪氣排出體外,是極佳的排毒時機。
每年的「三伏天灸」亦是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陽氣來滋助人體陽氣生長,故能達致「冬病夏治」之效。李時珍在其名著《本草綱目》中亦指出「夏月宜加辛熱之藥…….所謂順時氣以養天和也」,原理亦一也,故平日亦可按照體質適當進行艾灸、進食一些溫熱性食物等。
無厭於日
然而,不少人習慣貪涼飲冷,甚至採取與自然相違背的方式,例如一年四季均處於室內空調環境,長期不容許自己曬太陽和出汗,又喜飲冰涼之飲料及生冷寒涼之物。此舉雖能貪一時之快,卻容易折損陽氣,嚴重妨礙身體陽氣升發,甚至在反在夏季感受寒邪,直入身體之裡。《黃帝內經》特別提醒我們應「無厭於日」,即使是炎炎夏日仍應適當進行戶外活動,甚至「跟陽光玩遊戲」,不要因而厭棄或畏懼直面太陽的各種戶外活動,否則天人相逆乃可致重病。
明代醫家張景岳在《類經》指出「今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此陽氣,以致秋冬多患瘧泄,以陰勝之為病也。」臨床中,沒有做好夏季養生的患者多於秋冬季節引發咳喘、鼻敏感、泄瀉、納差、怕冷、月經不調、痛症等各種慢性、虛寒性疾病,因無法順應自然規律就會戕伐生命力、破壞真元之氣。
一般認為炎夏應多飲冰涼消暑飲料以防中暑,暑熱最易耗散元氣,但素體陽虛寒盛之人往往反因寒凝收引、身體無法汗出散熱、陽虛濕盛而津液不佈等原因而容易得中暑之病,《內經》中亦有「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的記載。
順應天地
傳統中醫的養生方式不一定讓人刻下感覺舒適,卻是最能順應天地之氣及身體設計的養生方式,例如身體感覺炎熱時不要飲入冰冷之飲料,卻反而能讓體內陽氣和津液更快透過出汗散熱,最終讓人感到清爽涼快,更不會因而損傷陽氣而導致中暑之疾,實在是傳統的智慧。
其實想要感覺涼快舒適並不一定需要依靠外在的東西,所謂「心靜自然涼」,當我們處於煩熱急躁的狀態之中,可簡單地透過專注呼吸讓自己變得放鬆,回歸平靜,感受自己的身體,我們的心煩意亂與焦躁不安也會容易漸漸退去,內境決定外境,甚至能因此享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涼與自在。
《黃帝內經》指出:「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陰陽四時是盛衰存亡的根本,當我們真的感受到天地四時的變化,順應而行之,我們自然能為自己的生命健康作出最適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