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 黨參杞子甘草杏仁

如何認識中藥功效

【醫道尋源.陳大夫《信報》專欄】

中藥是養生治病的重要手段,凡藥皆有偏性,正確且深入地認識其特點,才能運用得宜,延年益壽。古有神農氏嘗百草,古人從大量的經驗中總結出中醫藥理論,透過認識中藥的四氣五味來推知其功效,指導臨床治病。四氣指藥物之寒熱溫涼,五味則指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分別對應五行。

中藥材之性味功效受其生長環境、採收季節、加工炮製等多種因素影響,若希望仔細認識每味藥材之功效,可先從四氣及五味之分類入手。來自天地自然的藥物蘊含各種四氣五味,我們可以透過親身觀察去認識每一種中藥材是如何調整人體氣血運行。常見的方法包括以肉眼觀察其顏色形態、鼻聞其氣味、了解其生長加工過程、觸摸其質感,甚至透過口嘗的方式去細緻觀察每味中藥對人身氣血的影響,從而推知其使用方式和禁忌。

四氣五味各有不同

《神農本草經》:「藥有寒熱溫涼四氣……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寒涼與溫熱的藥物可謂陰陽的兩端,分別用以治療陽熱及陰寒之病。五味則為五行之所化。《黃帝內經》曾提到「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之特點,又記載「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五味各有不同之特點,亦先入不同臟腑。例如甘甜之藥能補益氣血,但過食亦能導致氣血過緩而不暢;辛辣之藥能散寒除濕,但過食亦會加重體內熱邪;苦味之藥能清熱燥濕,但過食亦會傷人正氣;酸澀之藥能收斂固澀,但過食亦能收斂太過而使血行澀滯;鹹味之藥能軟堅散結,但過食亦會瀉下太過和傷人腎氣。

下藥前須先對證

有時候人們動輒就將各種藥材加入各種送菜之中,甚至卻沒有認真考慮和認識這些藥物是否適合自己。有一句話叫「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是苦寒瀉下的藥物,用之得當能救人一命,卻未必有人看見其珍貴之處;人參是名貴的補益藥材,雖能大補元氣,但若與患者體質不合,同樣能殺人於無形。人們喜進溫補而忌攻下,卻可能因此貽誤治療,關鍵在於建立對中藥的正確觀念,只要能妥善運用每味中藥的自身特點,砒霜亦可為良藥。

這與近月來市民瘋狂搶購的中成藥一般,不少人誤以為發熱即需服用連花清瘟膠囊,甚至誤會其為預防性藥物,殊不知其性寒涼,非實熱或熱毒者不宜服用,素體虛寒之患者更宜慎用之,不少患者在錯誤服用後出現久咳、納差、便溏等寒濕內停之象。

又以常見之湯水藥材如黃芪、黨參、懷山、紅棗為例,其味甘能補益人體氣血,但若人體本身存在氣血不通、邪氣壅塞、濕邪不運等情況,若無法準確掌握藥物的劑量及配伍,有可能導致適得其反,導致虛不受補、氣血鬱而化熱、寒濕瘀血鬱滯更重等現象,反而加重本有之不適。

只要對我們身體的變化多加覺察,要認識日常食物或藥物對自身的影響並不困難,而中藥甚至可作為輔助診斷的方法,透過觀察服用後的反應來協助我們認識自身健康狀態。

載於2022年9月12日《信報》

陳皓天醫師
陳皓天醫師

陳皓天(Rico Chan),香港註冊中醫師,專研傳統中醫經典理論,活用醫聖仲景醫學,主張身心形神合一醫治,堅持找到疾病的根本成因,對症下藥。擅長治療各種常見病及疑難頑疾,順應身體智慧及重啟人體自愈力以獲最佳療效,適時配合針灸、推拿手法,相得益彰以加快療效。現為「皓天中醫診所」創辦人、「大醫學研習會」會長、「大醫道——大眾的醫學院」助理講師。